在培养目标上明晰“上手快”与“后劲足”的关系
“上手快”是职业教育的“能力本位”价值取向,突出体现在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需要满足“职业性”目的,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后劲足”是职业教育的“素质本位”价值取向,突出体现在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需要满足“教育性”目的,以解决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现代职业教育不仅要加强职业技能培养,突出“能力本位”,更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凸显“素质本位”,强调综合素质提升,培养“后劲足”的学生。
在人才培养路径上明晰“上手快”与“后劲足”的关系
1.在专业设置上,要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现实需求,根植于劳动力市场需要和工作标准,培养学生成为特定职业岗位的合格劳动者。要让专业与产业“联姻”、教师与企业“结亲”、学生与岗位“配对”,培养学生“上手快”的技能;要通过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强化学生“三观”教育,通过工匠精神培育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通过生命健康教育助力学生健康成长,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业素质,通过劳动课程改革树立正确劳动观,通过文化育人培养学生审美情操,通过“三全育人”机制的完善培养学生“后劲足”的素质。
2.在课程体系上,要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构建方式取代以学科为主线的构建方式,通过课程内容的“吐故纳新”与项目化课程模块的科学搭建,把吸收了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工程实践流程与任务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学生“上手快”的技能;要完善通识教育课程模块,把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融入课程体系,培养知识扎实、能力过硬、综合创新能力突出、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后劲足”的学生。
3.在“三教”改革上,要致力于整合学校与区域产业人力资源, 探索以校企师资互兼互聘为途径,构建“双元选拨、双向培养、双轨运行、双重考核”为核心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致力于打破知识本位束缚,对接产业结构转型,关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业发展趋势,编写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工单活页式”新型教材,凸显教材的实用性;致力于探索信息化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教学等新型教学方法。
4.在文化校园的构建上,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特色地方文化”进校园,增进“乡恋”“乡愁”和责任担当;让“先进产业文化”进校园,锻造专业文化,涵养职业精神和职业理想;让“优秀境外文化”进校园,实现多元文化融合,提升国际眼光,树立民族情怀。要通过搭建文化标识,形成文化现象,实现文化渗透,达成文化记忆,把学生培养成为身体健康、心理阳光、懂得感恩、善于合作、勇于担当、态度端正的人;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职业岗位特质明显的“心中有爱、眼中有人、肚中有货、手中有艺”的时代新人;成为专业能力“上手快”、综合素质“后劲足”的新时代大国工匠。
(孙兴洋,无锡科技职业学院院长)
信息来源: 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