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燕:努力创建中国特色劳动教育新格局

作者:发布时间:2022-04-20浏览次数:725

筑牢中国特色劳动教育的“理论之魂”

  新时代劳动教育能不能真正起到育人铸魂的作用,能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能不能形成一个独立的高质量育人体系,关键要有科学的理论指引。

这个理论指引,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理论内涵、制度机理和实践路径,深刻明晰劳动教育的历史逻辑与现实重构,准确阐释劳动教育的政治属性、社会属性、文化属性、教育属性等,科学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丰富内涵,在完善中国特色劳动哲学、劳动美学、劳动经济学、劳动管理学、劳动教育学等基础上,建立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

筑牢中国特色劳动教育的“文化之魂”

  与“德智体美”四育相比,劳动教育依然处于弱化状态,依然是教育短板中的短板。集中表现为劳动与教育的相对分离,劳动与精神的相对割裂,劳动与学生发展研究的相对薄弱,使得我们当前的劳动教育依然缺少中国精神的鲜明特征、缺少中华文化的独特内涵与时代表达。如何让中华民族的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在学生中传承弘扬,如何让劳动教育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成为促进学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如何让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源头活水就在于文化的精神指引。

  这个精神指引,就是要让学生在劳动中切身感知和找寻到华夏文明的基因密码,感受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劳动文化所具有的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精神力量。正是这种赓续五千多年的中华民族的劳动精神,正是因为对劳动的崇尚与尊重,我们才拥有了中华文明的辉煌,拥有了今天举世瞩目的成就。给劳动教育赋予“文化之魂”,不仅是对劳动创造人类文明的重要诠释,更是彰显中国特色劳动精神风貌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劳动教育模式的重要内容。

筑牢中国特色劳动教育的“价值之魂”

  从当前推进劳动教育的实践看,许多地方还在用传统的教育手段与方法演绎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在不明确劳动教育独特价值与功能的背景下盲目推进劳动教育,凸显出思想性和社会性的匮乏,也凸显出价值理性与教育功能的弱化。如何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引导新时代的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是必须回答好的重要时代命题。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中强调了劳动教育具有鲜明的思想性、突出的社会性、显著的实践性等三个基本特质,这些基本特质是构建劳动教育“价值之魂”的核心。

  筑牢劳动教育的“价值之魂”,就是要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贯穿始终,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的直接联系,发挥劳动在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纽带作用,发挥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让学生走出“书本”、走下“黑板”、走出教室、走进山水田林,引导学生通过劳动认识社会,通过劳动丰盈人的社会生命,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劳动提升人的生命价值,让劳动教育承载中国梦,让中华民族勤俭、奋斗、创造、奉献的劳动精神在一代又一代青少年身上发扬光大。学生只有在积极的、创造的、崇高的价值取向中,才能感知到劳动的伟大意义,形成积极的劳动观念和态度,才能获得对劳动的价值认同、情感认同、思想认同,才能学会建设世界,塑造自己,报效国家,奉献社会。

筑牢中国特色劳动教育的“课程之魂”

  筑牢劳动教育的“课程之魂”,就要建立起劳动教育课程的专业地位。作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中的一门必修课程,劳动教育亟须建立和完善专业化的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和师资队伍。目前,国家师范类院校尚未对从事劳动教育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制定专门的人才培养方案,专门开设劳动教育专业课程的高校也很少。为此,要从建设并完善劳动教育学科体系和师资队伍着手,切实加强劳动教育哲学、劳动文化学、劳动经济学、劳动管理学、劳动关系学、劳动法学等一系列涉及劳动和劳动教育的学科建设,强化劳动教育专业的师范类人才培养,为劳动教育配备相应的专任课教师,扎实推进劳动教育的课程建设。

  筑牢劳动教育的“课程之魂”,必须加强劳动教育课程的一体化建设。一方面,要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纵向贯通的劳动教育必修课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整体优化,在课程内容上系统衔接,形成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另一方面,要加强劳动教育课程的横向融合。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比如,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艺术等学科要有重点地纳入劳动创造人本身、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世界、劳动不分贵贱等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数学、科学、地理、技术、体育与健康等学科要注重培养学生劳动的科学态度、规范意识、效率观念和创新精神。普通高等学校要将劳动教育有机纳入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类课程主要与服务学习、实习实训、科学实验、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相结合开展各类劳动教育实践,注重分析相关劳动形态发展趋势,强化劳动品质培养,等等。在课程实施中,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的有机融合,实现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一体化、协同实施。

  (王晓燕,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实践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信息来源: 光明日报